剌姓的姓氏起源
剌姓主要源自:芈姓。
剌姓起源一
源于蒙古族,出自宋、辽、金、元诸朝时期蒙古弘吉剌部族,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。蒙古弘吉剌部,在蒙古统一前为草原游牧民族部落,在汉朝时期曾隶属北匈奴,北匈奴在被西汉大将军卫青大军击溃向北、西迁徙时,弘吉剌部则留牧于蒙古额尔古纳河、呼伦湖、贝尔湖一带。在史籍《元史》等有关史料中记载:从成吉思汗孛儿只斤·铁木真的父亲开始,成吉思汗的“黄金家族”与弘吉剌部族之间就有了姻亲关系。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时,弘吉剌部遂归属于大蒙古汗国。蒙古乞颜部与弘吉剌部世代皆有婚姻关系,成吉思汗曾与之相约:“生女为王后,生男尚公主,世世不绝!”因而,在后来的元朝时期,皇后多出于弘吉剌部。由于弘吉剌部族与成吉思汗部族之间有如手足般的亲情关系,所以从成吉思汗裔孙元世祖忽必烈于元至元八年(宋度宗赵禥咸淳七年,公元1271年)建立大元帝国起,到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(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,公元1368年)元朝灭亡,共计九十七年,历经十一个皇帝执政。而这十一个皇帝的皇后,多为弘吉剌氏,在《剌氏家谱》中所指的大元皇后红甲剌氏,即指这十一个皇后,其中也包括成吉思汗的母亲、妻子以及儿孙之媳等人。
按照清朝年间所撰的《介休县志》的记载,剌氏的高祖剌子成曾在山西介休任知县,为介休剌氏家族的第一代,至今已发展到第二十四代。
剌姓起源二
人名常用字
剌姓的百家姓姓氏排名
时间 | 排名 | 时间 | 排名 | 时间 | 排名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最新 | 1333 | 2018年 | 无 | 2014年 | 无 |
2013年 | 无 | 2007年 | 无 | 2006年 | 无 |
1995年 | 无 | 1987年 | 无 | 1982年 | 无 |
明朝 | 无 | 元朝 | 无 | 宋朝 | 无 |
北宋 | 无 |
剌姓的历史名人
剌马丹元朝(公元?~1349年待考),高丽族;祖籍濠太剌利(호태자리,今澳大利亚),大都路宛平人(今河北宛平)。著名元朝官吏。元朝顺帝孛儿只斤·妥镤贴睦尔元统元年(公元1333年)进士,授温州路录事司达鲁花赤。,据1985年7月在广州解放北路桂花岗先贤古墓附近出土的《元广州高丽穆斯林刺马丹墓碑》记载,为先贤古墓内现存年代最早的一方古碑,碑高0.64米,宽,0.42,米,上刻中文和古阿拉伯文。墓碑左右两边各有一竖行的中文小楷,右边的清晰可读:“大都路宛平县青玄关住人剌马丹,系高丽人士,年三十八岁,今除广西道容州陆川县达鲁花赤”;左边一行残缺难辨,大致为“于至正九年三月二十三八月十八日殁后,葬于广州城北,流花桥桂花岗并立石”。在两边中文间,横刻九行古阿拉伯字志文。广东伊斯兰教协会杨棠译文如下:“这座坟茔,是阿老丁之子刺马丹教仆归宿处。祈求真主慈悯和宽恕他……他旅行于库尔德(今叙利亚库尔德)……时在七百五十一年(伊斯兰教历),真主的吉月”。按碑文,刺马丹曾游历叙利亚。在元至正九年(公元1349年)出任广西陆川县“达鲁花赤”(县令),逝世于广州。
剌马先干元朝,(生卒年待考),蒙古族。著名官吏。
剌速蛮元朝,(生卒年待考),蒙古族。著名官吏。
剌哲元朝,(生卒年待考),原籍西域阿鲁温人(今维吾尔族),出生于钱塘(今浙江杭州)。著名官吏。其二子剌溥博,后改汉姓为浦氏,后因在嘉兴任职而占籍嘉兴,为浙江嘉兴地区色目人后裔浦氏始祖。
剌利元朝,(生卒年待考),祖籍濠太剌利(今澳大利亚)。著名官吏。
刺马丹(公元?~1349年待考),高丽族;祖籍濠太剌利(호태자리,今澳大利亚),大都路宛平人(今河北宛平)。著名元朝官吏。元朝顺帝孛儿只斤·妥镤贴睦尔元统元年(公元1333年)进士,授温州路录事司达鲁花赤。据1985年7月在广州解放北路桂花岗先贤古墓附近出土的《元广州高丽穆斯林刺马丹墓碑》记载,为先贤古墓内现存年代最早的一方古碑,碑高064米,宽042米,上刻中文和古阿拉伯文。墓碑左右两边各有一竖行的中文小楷,右边的清晰可读:“大都路宛平县青玄关住人剌马丹,系高丽人士,年三十八岁,今除广西道容州陆川县达鲁花赤”;左边一行残缺难辨,大致为“于至正九年三月二十三八月十八日殁后,葬于广州城北,流花桥桂花岗并立石”。在两边中文间,横刻九行古阿拉伯字志文。广东伊斯兰教协会杨棠译文如下:“这座坟茔,是阿老丁之子刺马丹教仆归宿处。祈求真主慈悯和宽恕他……他旅行于库尔德(今叙利亚库尔德)……时在七百五十一年(伊斯兰教历),真主的吉月”。按碑文,刺马丹曾游历叙利亚。在元至正九年(公元1349年)出任广西陆川县“达鲁花赤”(县令),逝世于广州。